一、杂粮怎么吃才有营养?及做法
糖细粮搭配吃,更营养更健康
据信息时报报道,近几年“粗粮”又悄悄在都市里盛行起来。据有关营养专家说,适当进食“粗粮”不但有利于减肥,而且对健康很有帮助。特别是在过年期间吃顿“粗粮”,洗洗肥肠,也成了广州人过年的一种新时尚。
粗粮有益身体
“粗粮”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它是相对于大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一种粮食。主要指包括玉米、高粱、小米及各种豆类等在内的粮产品。据一些老前辈说,吃粗粮几十年前最盛行,当时人们均处于贫穷状态,粮食不足,更缺少肉、奶、蛋、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一日三餐少不了“粗粮”。
事实上,富含纤维的“粗粮”尽管吃起来不像“细粮”那样顺口,却是难得的保健食品。据介绍,“粗粮”多种植在高海拔、无污染地区,极少使用农药、化肥,是公认的具有特殊食疗食补作用的天然绿色食品。另外,现代人生活快,饮食结构不合理,整天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品,对身体健康很有影响,因而有必要增大“粗粮”在食物结构中所占的比例。
饭馆专设粗粮食谱
“粗粮”正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现在,在各大超市货架上,一袋袋包装精美的“粗粮”成了人们选购的热点;同时,由于广州饮食文化比较发达,人们对粗粮的接受度比较高。
很多餐馆都打起了“粗粮”招牌,一些来自山东、东北的饭馆里专门设有“粗粮食谱”,什么菜根、高粱馒头、小米粥、玉米黑窝窝头……应有尽有。据餐厅负责人介绍,前来吃“粗粮”的不仅有工薪阶层,也有为数不少的高薪者,甚至一些外国留学生和教师也经常光顾。
吃粗粮适量而止
据营养学家介绍,粗粮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E,有降低胆固醇、延缓细胞衰老及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粗粮中的纤维素可对大肠产生机械性刺激,促进肠蠕动,使大便变软畅通。此外,纤维素还可与体内的重金属和食物中的有害代谢物相结合排出体外。
但是,要吃多少(高纤维素食物)粗粮才真正有利人体呢?营养学家建议,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的纤维素摄入量以10~30克为宜,而且最好吃纤维素含量较多的蔬菜,如韭菜、芹菜、茭白、南瓜、苦瓜、红豆、空心菜、黄豆、绿豆等,并要注意适量食用。
■DIY
煮食粗粮
黑米:黑米较硬及粗糙,用来煮饭并不太适合,熬粥或煮糖水较好。比如与东北米按1∶10的比例一起煲粥或煮糖水;或将黑米和鸡、鱼等放在一起煲汤,口味更新奇。黑米只宜淘洗一次,不然会导致黑色素流失。
高粱:可与东北米按1∶10的比例一起煲粥或煮饭,口感独特。
糙米饭:要煮得可口,最好先将糙米浸两小时。糙米及红米可单独或混合煮食,煮饭熬粥均可。糙米除需较长时间浸水外,煮法与一般白米无异。
小米粥:按传统煲粥方法,取适量小米煲30分钟左右,也可与大米一起煲粥,口感也不错。
■温馨提醒
粗粮细粮合理搭配
谷类食物是我们的主食,三餐不可缺少,谷类易消化吸收、价格便宜,是人体最重要最经济的能量来源,也是蛋白质、一些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
粮谷类主要包括米、面、玉米、小米、燕麦、高粱和荞麦等。老年人胃肠功能差,应注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但食物不宜过精,应注意粗细合理搭配。
为了防止B族维生素的缺乏,应当粗粮细粮搭配着吃。粗粮如玉米、小米、燕麦等由于没有进行过细加工,保留了它原有的营养成分,尤其是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尼克酸等的含量很丰富,另外,存在于谷皮和糊粉层中的钙、铁、锌、铜等矿物质也保留了下来。粗粮并不是没有缺点,虽然营养丢失少,但感官性状较差,消化吸收率亦相应下降,纤维素和植酸含量较多,还会影响其他同时摄入的食物营养素的吸收。所以,将粗粮和细粮搭配着吃,可以互补,既补充了B族维生素,又提高了消化吸收率。
■小知识
哪些算粗粮
一般人对粗粮的认识还不多,那么,我们就向大家介绍几样主要的粗粮代表。
高粱类:
玉米黑窝窝头、大饼子、锅贴、大煎饼、玉米粥、小米粥、高粱米粥、黑米粥、玉米面面条、玉米面糊糊、黑麦馒头、黑麦花卷、黑麦锅贴、大黄米粘豆包、玉米面萝卜条包子。
野菜类:
山婆婆丁、野苣荬菜、山野黄瓜香、老家心里美大萝卜、山刺嫩芽、野磨菇、山水萝卜、野水芹等各色鲜野菜及山野桔梗、各种野菜干。
蘑菇类:
蘑菇的品种很多,常见有香菇、平菇、兰花菇等。
二、100元以内南宁市有特色的餐馆,要好吃又赞的!
2、华华火锅(重庆口味)(无空调)
地址:园湖路上,往园湖路花鸟市场方向左手边,离花鸟市场大概有100米左右。
招牌菜:干锅田鸡(28元/斤),里边放有黄瓜,西芹等,超好吃
干锅田鸡现在30元一斤~最少要点两斤~那里生意超好~
三、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就描绘了“雨疏风骤”的画面
就是下小雨,但是刮大风。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赏析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一】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赏析二】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令人玩味不已。
起首两句,如何理解颇有争议。盖推以事理逻辑:既然是“浓睡不消残酒”,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风骤”,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其实对这两句词,是不能用生活中的简单事理去体会理解的,因为词人的本意实不在此,而是通过这两句词表达无限的惜花之情。大凡惜花的诗词都言及风雨。白居易《惜牡丹二首》诗:“明朝风起花应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冯延巳《长相思》词:“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周邦彦《少年游》词:“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花在风雨中零落,这层意思是容易理解的。但是说“浓睡不消残酒”也是写惜花之情,恐怕就不太容易理解了。不过只要多读些前人写的惜花诗词,也就不难体会了。杜甫《三绝句》诗:“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韦庄《又玄集》卷下录鲍征君(文姬)《惜花吟》诗:“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日看花花欲落。不如尽此花下饮,莫待春风总吹却。”这些诗句正可用来作为“浓睡不消残酒”的注脚。易安在其咏红梅的《玉楼春》词中所云:“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亦可视为对“浓睡”一句的自注。这句词的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漱玉词》中曾多处写到饮酒,可见易安居士是善饮的。善饮尚且酒醉而致浓睡,一夜浓睡之后酒力还未全消,这就不是一般的过量了。我们只要思索一下词人为什么要写“浓睡不消残酒”这句词,得到的回答只能是“惜花”。就这句词的立意而言,与上引杜甫和鲍文姬的诗句都是同一机杼,并无二致。但易安的高处正在于不落窠臼,独辟蹊径。一旦领悟了潜藏在“浓睡不消残酒”背后的这层“惜花”之意,那么对以下数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接下去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相比之下,周邦彦《少年游》:“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便显得粗俗不堪,味同嚼蜡了。“试问”的结果如何呢?——“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是啊,“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象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象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吗?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此语甚新。”《草堂诗余别录》评:“结句尤为委曲精工,含蓄无穷意焉。”看来皆非虚誉。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蓼园词选》云:“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可谓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