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动机制动和行车制动有什么不同 急
发动机制动就是,松开油门,通过发动车的减速来牵制车速降下来。
这个时候,不要踩离合。
发动机制动一是种预见性制动,一定程度上可以省油。
行车制动就是踩刹车制动,这是紧急制动。
二、摩托车高速行驶时的刹车技巧是什么?
1、前刹车:菜鸟们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先检讨一下自己的前刹车是怎么握的,在刹车的动作时着重在前刹车还是后刹车呢?可能就开始用三根头、两根指头、甚至一根指头来拉刹车的拉杆了。现在的机车配备碟式刹车已成主流、假如习惯用四根手指去握刹车的,如果在一个突发状况,再加上不知如何正确的操作,那么非常有可能因为紧张而用力的抓握刹车拉杆而……或者说因为已是老鸟了。所以可能用一根指或二指匀着刹车拉杆,一旦想要发挥强力的制动却发现单靠一指的力量不够而……那么到底是用那几根指头去操作呢?其实重点不在于一定要用那么多指头去操作。重点都在于施力,刹车的时候虽然是要着重在前刹车上,但大家一定要知道,当我们拉起前刹车后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在前制动卡钳开始发挥作用后,前叉管会下沉,原本平恒的截重会前移,此时前轮截重增加,后轮的截重随减轻,甚至在猛然的动作时,后轮会有浮起于路面的现象。
2、后刹车:虽然我们知道,在作刹车时的步骤是前、后及引擎刹车的三种方式同时施行的效果最佳,但事实上后刹车的功用在此时仍是一个辅助性的动作,由于后轮所执行的是牵引力的传达、再加上由脚控制的后刹车并非能如控制前刹般灵敏。所以一旦后刹车稍有失当即可能造成锁住的情况,因此,大家一定要养成一个即使碰到紧急状况也不会踩死后刹车的习惯,虽有些难,但尽可能的去把这个观念养成下意识的反应吧。但有些时候后刹车也会成为主角,而前刹车变成配角的。像是在雨天,恶劣路况下的低速中,这时以后刹车来控制机车的平恒,会比使用前刹车一得安全、妥当。 3、刹车时身体的图应:由于制动前刹车时所产生的减速G力,骑士们在不知正确的因应动作下往往是以双后的腕关节来支持上半身往前倾的力量,因此之后后的两手麻痹更是苦不堪言,以身体的下盘来夹持著机车,以腹背来支持上半身的重量,双手很轻松的握在车把上,当然,在强力的制动时,可能需要双手的支撑来辅助身体的前倾动作,但一定要知道,可以辅助,而不是为主。这就是身体因应刹车时所产生的减速G之最佳对策了。
4、全刹车:如何利用刹车在最短的距离发挥最强的制动能力,就是今日赛车手们在比赛时所互相较劲的地方,所谓全刹车是一种高级的技巧,全刹车并不是全部的刹车一起全力使用的意思,其仍是以前刹车为主,引擎刹车为辅,后刹车再次的使用方式来施行,事实上,全刹车应该是说将前刹车的制动能力发挥到前轮的抓地极限之前为止(一旦超过极限,就是准备……)如看过GP大赛中史旺兹的一个惊险镜头的话,相信对全刹车的精彩表演就更能印象深刻了,由于史旺兹这家伙在刹车时比起其它的选手都要来得更慢,也就是更深入弯道,所以其刹车时可说都是刹到后轮几乎浮起于地面,而前轮随时都会要滑掉的可怕状态在操作。那么,全刹车时前刹车是如何操作呢?用四指死命的抓紧前刹车吗?全刹车的重点不在于用几根指去施加压力,而在于强力的施加压力于前刹车上时,能有随时释放的能力(慢慢回味下)而且,这个强大的施力并不是突然的一下子就抓住前刹车拉杆,而是稳定沉重的施加压力于前刹车上,并且骑士要能从指尖上感觉到前轮的负荷状况才可,机车本身如能有加装防甩头扭力杆时,也可以增加在万一情况下的稳定性。
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
三、行车制动器和驻车制动器有什么区别?
行车制动 是指脚刹(脚制动)
油门控制制动:需要减速时,保持3档状态,将油门完全松开,此时发动机趋于怠速,因此它对传动系统产生一个阻力,作用于车轮而达到减速的目的。
排气制动:大功率柴油机排气歧管与排气管连接处有一个碟阀,在挂挡状态下,操作电磁开关使它关闭,造成发动机闷车从而达到制动效果,再踩油门时它会自动打开。结构简单但有损发动机。目前重卡、大客普遍采用。
液涡轮缓速器:在变速箱箱壳后端增加一个涡轮室,当制动电路开启后,使变速箱油在涡轮中产生阻尼达到制动效果,无磨损但要增加散热。目前ZF变速箱在高档客车上有使用。
电涡轮缓速器:相当于在传动轴上装了个“发电机”,不通电时,无接触无磨损,需要制动时接通电路,传动轴便受到电磁场的阻力,达到制动目的。无磨损但结构庞大。 目前重卡、大客可选装。
发动机制动结构:制动信号使排气阀微开不关闭,活塞上下运动均受到气流阻尼而产生制动力。无损紧凑,目前国内尚无。
驻车制动就是手刹,目前有三种形式:
1.轿车类,手制动柄以杠杆原理拉动制动索,使后轮制动蹄片或制动钳锁死。
2.轻、中型卡车及有传动轴的轿车、越野车,手制动柄多通过机械方式,将传动轴上的制动鼓锁死,以达到固定后轮的目的。
3.重型卡车和大型客车,后轮制动气室多带有弹簧储能制动,行车时压缩空气顶起弹簧,驻车时,司机只要操作一个阀开关,把气放掉,弹簧就会把后轮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