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车电喷是啥?
电喷车是指装备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车辆。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由微型集成电路根据汽车和发动机各种运行工况来控制喷油量,促使燃油在发动机内完全燃烧,从而大大降低了尾气污染。一般来说,电喷车相对于化油器车具有功率高、省油、噪音低、一次点火率高等性能优点。因此,电喷车是既经济实用、又绿色环保的首选。
电喷发动机与化油器式发动机有很大的区别,在使用操作方法上也颇有不同。起动电喷发动机时(包括冷车起动),一般无需踩油门。因为电喷发动机都有冷起动加浓、自动冷车快怠速功能,能保证发动机不论在冷车或热车状态下顺利起动;在起动发动机之前和起动过程中,像起动化油器式发动机那样反复快速踩油门踏板的方法来增加喷油量的做法是无效的。因为电喷发动机的油门踏板只操纵节气门的开度,它的喷油量完全是电脑根据进气量参数来决定;在油箱缺油状态下,电喷发动机不应较长时间运转。因为电动汽油泵是靠流过汽油泵的燃油来进行冷却的。在油箱缺油状态下长时间运转发动机,会使电动汽油泵因过热而烧坏,所以如果您的爱车是电喷车,当仪表盘上的燃油警告灯亮时,应尽快加油;在发动机运转时不能拔下任何传感器插头,否则会在电脑中显现人为的故障代码,影响维修人员正确地判断和排除故障。
二、什么是电喷发动机?
电喷发动机是采用电子控制装置,取代传统的机械系统(如化油器)来控制发动机的供油过程。如汽油机电喷系统就是通过各种传感器将发动机的温度、空燃比油门状况、发动机的转速、负荷、曲轴位置、车辆行驶状况等信号输入电子控制装置,电子控制装置根据这些信号参数.计算并控制发动机各气缸所需要的喷油量和喷油时刻,将汽油在一定压力下通过喷油器喷入到进入气管中雾化。并与进入的空气气流混合,进入燃烧室燃烧.从而确保发动机和催化转化器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这种由电子系统控制将燃料由喷油器喷入发动机进气系统中的发动机称为电喷发动机。
电喷发动机按喷油器数量可分为多点喷射和单点喷射。发动机每一个气缸有一个喷油咀,英文缩写为MPI,称多点喷射。发动机几个气缸共用一个喷油咀,英文缩写SPl,称单点喷射。
三、汽油缸内直喷与多点电喷谁更好
多点电喷那是2000年时候的先进技术。
缸内直喷那是2006年以后的先进技术。
缸内直喷技术更有利于燃油经济性,真正烧尽每一滴油!
缸内直喷技术在VAG集团中被广泛运用,由Audi RS4和R8共享的4.2升FSI发动机即是其中性能强悍的代表作。
其中大众集团可以算是导入缸内直喷科技最具代表性的例子,目前包含Audi和VW都已将名为FSI(奥迪品牌)或TSI(大众、斯柯达品牌)的缸内直喷发动机列为旗下车款的高阶动力来源,而且在Audi和VW车系的顶级车上,甚至更以FSI结合上涡轮增压以增大动力。
供油系统采用缸内直喷设计的最大优势,就在于燃油是以极高压力直接注入于燃烧室中,因此除了喷油嘴的构造和位置都异于传统供油系统,在油气的雾化和混合效率上也更为优异。加上近来车上各项电子系统的控制技术大幅进步,计算机对于进气量与喷油时机的判读与控制也愈加精准,因此在搭配上缸内直喷技术以使得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大幅提升下,除了发动机得以产生更大动力,对于环保和节能也都有正面的帮助。
『采用缸内直喷的发动机除了材质上的讲究,就连活塞、燃烧室也都经过特别设计』
但是缸内直喷科技也并非无敌,因为从经济层面来看,采用缸内直喷的供油系统除了在研发过程必须花费更大成本,在部品构成复杂且精密的情况下,零组件的价格也比起传统供油系统来得昂贵,因此这些也都是未来缸内直喷发动机尚待克服的要素
FSI系统与传统喷射供油系统的差异 现代汽车所使用的引擎,都属于内燃机引擎一类,将燃料与新鲜空气导入引擎的汽缸后压缩,再以火星压跳火引爆压缩的油气,以利爆炸的力量推动活塞,透过凸轴产生旋转的机械能,藉以推动车辆。在这样的过程之中,如何能让燃油与空气之间获得最佳的混合效果与燃烧效果,将决定引擎输出效能的高低。
现行被称为喷射引擎,是由「Fuel Injection」直译而来,正确的说法应是燃料喷射引擎。而燃料喷射的位置在进气岐管当中,利用喷嘴产生雾化的油气,与进气系统的新鲜空气进行均匀的混合后导入引擎。
而现行车辆所使用的歧管喷射系统,则是在1980年代所开始导入的主动式供油技术,以取代了原本机械式的化油器被动供油系统。歧管喷射系统的供油喷嘴安装在进气歧管,在引擎的进气行程时喷射注入燃油,利用喷嘴产生雾化的油气,与进气系统的新鲜空气进行均匀的混合后导入引擎,做为
CGI发动机已经被应用于新款奔驰E200
引擎运作的燃料。
在电子控制技术不断的演进之下,引擎控制系统得以透过绵密的感知器网路,随时监控引擎运作的状况,即时调整供油量,使得新鲜空气与燃料的比例,能保持在最佳的14.6:1之下,让所提供的燃油都能达成最佳的燃烧效果。
一如我们之间所提到的,空气与燃油的比例若能够保持在14.6:1的比例之下,将能获得理论上最为完美的燃烧效果,自然亦能输出最大的动力。但这样的设定,亦代表著,燃油的使用有著一定的物理极限,将无法进一步降低。面对著人口越来越多、石油越来越少的状况,歧管喷射系统遇到了瓶颈,即便电脑控制的精度越来越高、喷油嘴的雾化效果越来越好、甚至将每一汽缸的喷油独立。但种种更为精密的控制,仍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
全球的科学家与工程师无不绞尽脑汁,希望能想出更为节省能源的方式,希望能让同样的燃油,可以输出更大的动力、行驶更远的里程。而稀薄燃烧以及缸内燃油直喷的技术就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被提了出来。
为了达成节省能源的目标,科学家将空气与燃油的比例大幅下降,发展出不同于传统的歧管直喷技术,这便是稀薄燃烧技术。
稀薄燃烧技术的原理:使用稀薄燃烧技术的引擎,喷油嘴的位置不再位于进气歧管当中,而是置于气缸内,将燃油直接喷注于燃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