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gps华年摩托

rtcm数据格式?

159 2024-11-14 09:48

一、rtcm数据格式?

RTCM格式:

RTCM2.X:只支持部分系统,进行单一功能的扩展,目前该格式使用的已经不多;

RTCM3.X:

RTCM3.0: 表示从 RTCM2.X 向 RTCM3.X 进行过渡,目前使用的并不多;

RTCM3.2: 使用的较多,为标准格式;

RTCM3.3: 格式与 RTCM3.2 基本一致,在RTCM3.2基础上增加了北斗星历、GA1-7星历、SBAS系统等;

RTCM数据格式

RTCM数据格式分为包头、有效数据、校验帧尾

包头:

前导码:以 D3 00开头;

保留位:保留位补0, 存在6个二进制位;

电文长度:电文的有效数据长度;

RTCM常用的电文类型:

观测值电文:单个卫星系统为1包电文,所以多系统的单个历元中会存在多条电文;

星历电文:单颗卫星的信息为1包电文,电文在有卫星信息更新的时候进行播发,不同的卫星系统星历更新的时间段不一样;

基站电文:基站坐标、基站天线信息、辅助信息等;

SSR电文:精密轨道、精密钟差;

二、rtcm数据是什么?

在gps差分系统中,必须要考虑的两个问题是GPS差分协议和差分电文的算法是差分系统必须考虑的两个问题。在差分定位应用系统中,定位终端与差分站之间要传输大量的差分电文,由于定位终端往往是高速的机动目标,为了在定位终端与差分站之间建立数据通道,传统方法是采用无线通信(如短波或超短波),底层接口通常采用串口(RS232/422),双方按字节方式进行通信,为适应这种通信模式,同时实现高效、差错控制的基本要求,国际上制定了RTCM 10403.2标准。 常州莱特所提供的RTCM Version3.1主要是应用于网络RTK环境中,是一种更高效、简洁且容易适用于新环境的数据格式,已经通过了可靠性与实用性测试。出现新的内容只需要修改保留位信息而不会影响已经定义了的数据字段,因此有很强的实用性。   据介绍RTCM3.1包括应用层、表示层、传输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对于编解码最重要的是表示层和传输层。每一层的作用都有所不同,表示层规定了差分的具体协议和电文格式,其数据架构包括两个主要方面,即数据字段和消息类型,包括消息、数据要素和数据定义。传输层定义了发送或接收RTCM3.1信息的框架结构。定义该层是为了使RTCM10403.1的数据能够被正确解码。   常州莱特作为北斗gps的导航原理教学系统的服务者,在gps原理及协议解析方面有着较多的研究。其中就有提供RTCM3.1协议解析软件。

三、rtcm流是什么?

RTCM流是相对码(RTCM)数据流的一种格式,在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中使用。RTCM流包含差分GPS或GLONASS导航数据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用于实时的导航和定位。RTCM流经过压缩以减小数据传输的带宽要求,同时保留了导航和定位所需的精度。

RTCM流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差分导航数据,以提供更精确和准确的定位服务。差分GPS或GLONASS数据是基于测站接收到的原始导航信号和参考接收站的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的,通过传输RTCM流可以将这些数据传输到用户的设备上。

RTCM流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互联网等方式传输,接收设备接收到RTCM流后,可以进行差分解码并应用于用户的导航和定位系统中,提高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

四、RTK里面的差分电文格式CMR和RTCM3.0各是什么概念?

国际海事无线电技术委员会在1983年11月为全球推广运用差分GPS业务设立了SC-104专门委员会,用于论证提供差分GPS业务的各种方法,并制定各种数据格式标准。

1985年发表了RTCM V1.0版本的建议文件。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在丰富的的研究资料基础上,对文件版本不断进行升级和修正。1990年1月颁布了V2.0版本,该版本提高了差分改正数的抗差性能,增大了可用信息量,差分定位精度由V1.0版本的8-10M提高到了5M,通常可达到2-3M,为了适应载波相位差分GPS的需要,RTCM于1994年公布了V2.1版本,其基本数据格式未变,增加了几个支撑实时动态定位(RTK)的新电文。在1998年又发布了V2.2版本,它增加了支持GLONASS的差分导航电文。2001年又发布了V2.3版本,定义了电文23和24,它的实时动态精度小于5CM,2004年相继发布了RTCM V3.0版本,新的3.0版本增加了用于传输网络差分改正数电文。CMR是天宝公司御1996年开始设计的一套用于RTK的差分格式标准,主要是针对RTCM格式的码发送率必须高于4800b/s这一不足之处而定制的,CMR的码发送率只有RTCM的一半,即2400b/s。

热点提要